一网搜
当前位置 :首页>信息公开>政府信息公开>统计公报
辉南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  • 日期:2025-05-28
  • 来源:县统计局
  • 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

  2024年,辉南县委、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紧紧围绕建设“四个辉南”奋斗目标,千方百计解难题、防风险、迎挑战,全力以赴拼经济、保稳定、惠民生,高质量发展、可持续振兴迈出坚实步伐。

  一、综合

  初步核算,2024年,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.5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4.3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25.4亿元,增长5.0%;第二产业增加值17.9亿元,增长11.7%;第三产业增加值50.1亿元,增长1.1%。三次产业结构为27.2:19.2:53.6。

 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08771人,比上年末减少1963人。全年出生人口806人,出生率为2.60‰;死亡人口1292人,死亡率为4.17‰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1.57‰。人口性别比为103.55(以女性为100)。

  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092人,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490人,全县登记失业人员期末实有人数2692人。

  二、农业

 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26.9亿元,比上年增长4.9%。

 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.7万公顷,比上年增长0.2%;粮食总产量55.8万吨,比上年增长0.4%。其中,玉米产量31.1万吨;水稻产量24.1万吨。蔬菜总产量7.3万吨,比上年增长4.0%。

 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7.2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.0%。其中,农业28.6亿元,增长5.3%;林业1.7亿元,增长47.1%;牧业13.2亿元,增长1.5%;渔业1.4亿元,增长9.9%;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2.3亿元,增长3.4%。

 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2.8万吨,禽蛋产量0.3万吨,水产品产量0.4万吨。

2: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对比

项目

播种面积(公顷)

粮食产量(吨)

2024

2023

增长%

2024

2023

增长%

农作物总播种面积

81631.6

81526.9

0.1

-

-

-

一、粮食作物合计

77300.5

77160

0.2

557995.6

555998.8

0.4

  ()谷  物

75412.7

75935

-0.7

552133.8

551702

0.1

    1. 稻  谷

30888.5

32536

-5.1

240810

253572

-5.0

    其中:粳  稻

30888.5

32536

-5.1

240810

253572

-5.0

    2. 玉  米

44516.2

43390

2.6

311270.8

298069

4.4

    3. 高  梁

8

9

-11.1

53

61

-13.1

  ()豆类合计

1437.5

774

85.7

3297

1803

82.9

    其中大  豆

1400

734

90.7

3214

1712

87.7

          绿  豆

7.5

9

-16.7

16

20

-20.0

          红小豆

30

31

-3.2

16

71

-77.5

  ()薯  类 (折粮)

450.3

451

-0.2

2564.8

2493.8

2.8

    其中马铃薯

420.3

423

-0.6

2405

2333.8

3.1

二、油料合计

7.8

7.7

0.7

24

21.9

10

    1.花  生

7.7

4.2

82.1

23.9

13.6

75.6

    2.葵花子

0.1

3.5

-97.1

0.1

8.2

-98.8

三、烟叶合计

1389

1316.6

5.5

3689.4

3867.3

-4.6

    其中:晒  烟

1389

1316.6

5.5

3689.4

3867.3

-4.6

四、药材类合计

344.3

615.6

-44.1

2072.1

1087.6

90.5

五、蔬菜(含菜用瓜)

2052.2

2009.3

2.1

72810

70010

4.0

六、瓜果类

537.7

417.8

28.7

14524.3

11458.8

26.8

    其中西  瓜

89

88.5

0.6

2881.8

2869.4

0.4

          甜  瓜

362.9

326.3

11.2

10889.9

8538.2

27.5

          草  莓

4

3

36

60

51.3

17

 

3:畜牧业生产情况

项     目

计量单位

2024

一、畜禽存栏

-

-

    猪

48198

        其中:能繁殖母猪

6032

    牛

29587

       其中:肉牛

29559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奶牛

28

    羊

6605

       1.山羊

2983

       2.绵羊

3622

     活家禽

千只

1868.4

      其中:活鸡

千只

1752.8

      其中:肉鸡

千只

1507.7

      其中:蛋鸡

千只

245.2

二、畜禽出栏

-

-

    猪

77046

    牛

27661

    羊

9009

       1.山羊

4069

       2.绵羊

4940

    活家禽

千只

9211.9

      其中:活鸡

千只

9050.7

三、畜禽产品产量

-

-

    猪肉

6412.3

    牛肉

4782.6

    羊肉

124.7

       1.山羊肉

49

       2.绵羊肉

75.7

    禽肉

17172.7

       其中:鸡肉

16742.1

    禽蛋

3118.1

      其中:鸡蛋

3061.7

    生牛奶

52

  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
  全年全县工业增加值9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6%。其中,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.2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8%;利润总额1.5亿元,比上年下降8.5%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13.4亿元,同比下降0.2%。

  全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8.8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4%。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1.1亿元,比上年增长27.6%;实现利润0.7亿元,比上年增长26.7%;房屋施工面积8.2万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49.4%;房屋竣工面积24.5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17.3%。

  四、服务业

  全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50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.1%。其中,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.4亿元,增长9.4%;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.6亿元,下降2.9%;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.5亿元,增长8.3%;金融业增加值4.4亿元,下降5.6%;房地产业增加值4.3亿元,增长3.4%;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.8亿元,增长2.7%;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.2亿元,增长0.1%。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5.1%。

  年末全县载客汽车1023辆。其中,城市出租车800辆,客运车辆173辆,公共汽车50辆。货运车辆450辆。公路全年完成客运量50万人,客运周转量4275万人公里;货运量451万吨,货运周转量147797万吨公里。

 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5.1%。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9504户,移动电话用户279386户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03932户。

  五、国内贸易

  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.1亿元,比上年增长3.3%。其中,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.6亿元,同比增长5.3%。按消费形态分,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8.6%,商品零售同比增长4.7%。

  六、固定资产投资

  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比上年增长8.1%。其中,项目投资增长12.0%,房地产领域无投资。

  七、财政金融

 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2.7亿元,下降0.2%。地方级财政收入9.0亿元,增长3.9%。其中,税收收入2.4亿元,下降2.6%。全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38.9亿元,增长3.3%。其中,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.0亿元,增长18.7%;卫生健康支出1.9亿元,下降15.6%;教育支出4.9亿元,增长1.7%。

  全年全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.4亿元,比上年下降5.6%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4.5亿元,同比增长9.8%。其中,住户存款余额234.5亿元,增长9.7%。各项贷款余额118.0亿元,增长8.2%。其中,短期贷款余额44.0亿元,增长1.0%;中长期贷款余额72.9亿元,增长18.5%。

  八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
 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80所。其中,小学22所,招生1105人,在校生9035人,毕业生1880人;初中17所,招生1874人,在校生5923人,毕业生2280人;高中2所,招生1703人,在校生4809人,毕业生1727人。各类学校的专任教师2451人。其中,小学992人,初中779人,高中422人,特殊教育28人。

  全年专利授权量100件。其中,发明专利20件,实用新型专利75件,外观设计专利5件。年末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105人。其中,高级1786人,中级2332人,初级1987人。

  全年入选并担任企业“科创专员”的科技人才2名。首次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户,再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户。

  九、文化旅游、卫生健康和体育

  年末全县共有国有文艺院团1个,文化馆1个,少数民族文化馆1个,公共图书馆1个,图书馆藏书13万册。辉南广播电视台全年电视节目制作时间77小时27分,广播节目制作时间1832小时30分。

  全年举办大型文旅活动8场,开展各类文艺演出40余场,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4场,开展送文化演出下乡29场。

 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82万人次,同比增长42%;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,同比增长46%。年末全县共有旅行社3家,国家2A级景区2家、3A级景区2家、4A级景区1家。

 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11个。其中,医院10个,卫生院12个,妇幼保健院1个,专科疾病防治院(所、站)1个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(防疫站)1个,诊所123个,卫生所和医务室63个。卫生技术人员1698人,其中,执业(助理)医师586人,注册护士697人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925张,其中,医院1060张,乡镇卫生院286张。

  全年全县共获得省级体育比赛金牌2枚、铜牌1枚。

  十、人民收入和社会保障

  全年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8元,比上年增长5.5%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07元,增长6.3%。

  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21.30万人。其中,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7.55万人,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2.26万人,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.49万人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.40万人,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.86万人。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1.48万人。其中,城镇职工参保人数为3.58万人,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为17.9万人。

  年末全县共有养老机构21个,养老机构床位数1699张。全县共有2470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,5817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。

  十一、城乡建设、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

  全年改造农村危房20户,新建改建供热管网36.5公里,新建燃气中压管6.3公里,低压管网18.3公里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.3%,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.7%,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3.0平方米,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7.5%,建设绿道2.6公里、口袋公园1个。全县日供水量2.8万吨,自来水普及率达100%。

  全年植树造林面积3002公顷,森林覆盖率达到50.8%。全县1个地表水国控断面、2个地表水省控断面和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断面所监测指标均100%达标,符合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。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88.1%。

  全年全县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,未发生森林火灾。

  注释:

  [1] 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。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。

  [2] 地区生产总值、三次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。

  资料来源:

 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辉南县公安局;财政数据来自辉南县财政局;货币金融类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通化支行;粮食畜禽产量、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反馈数据;城镇新增就业、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、基本养老保险、专业技术人员等数据来自辉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;基本医疗保险等数据来自辉南县医疗保障局;养老机构、城乡低保等数据来自辉南县民政局;公路运输数据来自辉南县交通局;电话用户、互联网用户等数据来自辉南县电信、联通、吉视传媒、移动公司;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相关数据来自辉南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;广播电视数据来自辉南县融媒体中心;教育数据来自辉南县教育局;卫生数据来自辉南县卫生健康局;科技数据来自辉南县工信局;专利数据来自辉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;城乡建设数据来自辉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;植树造林面积等数据来自辉南县林业局;环境监测数据来自通化市生态环境局辉南县分局;安全生产数据来自辉南县应急管理局;其他数据均来自辉南县统计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