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首页>辉南概况>基础设施建设 |
基础设施建设 |
|
辉南发展基础稳固,产业特色鲜明。医药健康、绿色食品、新型材料、文化旅游四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,人参、装备制造业初具规模。 医药健康产业,是县内支柱产业,拥有企业23户(其中规上企业10户,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户),拥有GMP认证生产线69条,剂型18个,累计获批国产药品文号770个,药品品种688个,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品种2个、5000万元以上2个、亿元以上1个,中国驰名商标1个,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独家品种3个。沃艾达信动物疫苗、百思万可非洲猪瘟疫苗、天泰药业综合技术改造等项目扎实推进,吉锐威胃超声显影剂正式投产,产业基础更加坚实。2024年实现产值13.41亿元,占工业总产值的43.3%。 绿色食品产业,拥有规上企业5户,形成了以大米、坚果、畜禽、水果、林蛙、林下参、食用菌、矿泉饮品“八大特色产品”为主的绿色食品体系。拥有1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水稻)基地,“辉南大米”入选世界稻米地理标志品牌榜100强和《中国农业品牌目录》,鲜食玉米产业效益凸显,生态水产养殖初步成型,“两品一标”认证达到35个,特色产业村屯达到60个。2024年实现产值20.2亿元,增长6%。 新型材料产业,拥有企业21户,其中规上企业10户。华兴新材料拥有国内首创旋转式软磁粉末隧道窑生产线、6项发明和14项实用新型专利,获评国家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、省级绿色工厂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,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,年产6万吨新能源电池铁源材料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完成,产能大幅提升。玖鑫玄武岩成功引进鳞片产品,浦项通钢与吉高集团达成合作;海墨环保、盛德矿业、金源矿业、鼎顺矿业顺利入规。八方新材料入选省级智改数转项目库,高性能金属粉末制备技术获评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。鸿迪医用级净化板材项目投产达效。2024年实现产值6.93亿元,占工业总产值的22.4%。 文化旅游产业,拥有A级旅游景区5家(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4A、龙堡森林度假村3A、北山公园3A、辉南兵工遗址公园2A、石道河抗联纪念馆2A)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(辉发古城遗址)、省级湿地保护区1个(大椅山湿地)、省级水利风景区2个(椅山湖、青顶子水库)。打造了春季赏花、夏季避暑、秋季丰收、冬季冰雪“四季游”,绿色生态、红色教育、金色田园、白色冰雪、夜色休闲“五色游”和古韵历史文化游,形成了“四季五色一韵”文化旅游产业格局。龙湾5A级景区进入创建序列,西夹荒荣获吉林省文化创意赋能景区,金川镇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、全国地质文化镇、吉林省4A级景区镇,庆阳镇获评省级特色产业小镇、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,朝阳镇新胜民俗园、楼街乡朝鲜族民俗园、样子哨镇农耕文化园、团林镇垂钓庄园等7个乡村旅游村项目投入运营,旅游环线初步形成;冰雪旅游愈发火热,“冰雪谜城”探秘之旅、首届冬钓比赛、椅山湖冬捕节和杉松岗镇冬捕节等主题活动亮点纷呈。2024年接待游客582万人次,实现综合收入29亿元,分别增长42%和46%。 人参产业,拥有林下山参3.8万亩,溯源检测、电子围栏建设有序推进,宜参林地普查全面完成。长龙药业复方活脑舒胶囊智能化改造项目入选省级智改数转项目库,人参精深加工溶酶结晶粉和超微破壁技术2个项目成功申报省人参聚力攻坚专项课题,建立人参产品名录,宏久生物、清香酒业、三通河酒业等畅销国内外市场。推出5条人参旅游线路,人参文化产品展销馆建成营业;开发46道人参菜品,在12家宾馆酒店上菜单,4家餐饮企业入选通化人参鸡汤品鉴名店;开拓线上销售渠道,64款产品进驻京东平台;长白山中医药新质养生馆建成营业。2024年实现产值30.2亿元,增长19.4%。 装备制造产业,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孵化基地基本建成,智车智能新能源电动车即将投产,默迪年产1000台医用级空调机组项目投入生产。 |